百擎大數據
當前,各級機關對于輿論宣傳工作都非常重視,組織了專業人員進行網絡輿情監測,作為了解網絡信息的渠道,為防敏感信息發酵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具體的輿情應對工作之中,還是存在著過于依賴管控手段、靈活不足等問題。在當下,各級機關需提升輿情應對能力與水平,警惕反應過度,激化矛盾、放大危機等問題,避免釀成輿情失控的局面。
一、過度依賴信息管控
雖然各地不斷大力推進輿情引導能力建設,理論學習培訓都已比較充分,可是一旦發生輿情事件,不少涉事部門仍然選擇習慣性退縮,寧可少說不說、少做不做。還有的涉事部門第一時間反應就是“刪、封、堵”,尤其是在輿情發酵初期就采取信息管控,試圖通過當地網信部門和公安機關的協調處置,將敏感信息消滅在萌芽狀態。然而事實表明,此種方式不但于事無補,還往往成為危機放大的催化劑,尤其是在一些重大敏感輿情中,“404”符號已經成為刺激輿論的標簽,常常激發網民刨根問底,掀起更大的輿情駭浪。同時,在一些案例中也可以看到,部分涉事部門心態過于敏感,因害怕輿論質疑造成負面影響,對于涉及關鍵詞匯的相關信息不加甄別地進行“一網打盡”,甚至出現將權威部門的懇切建議也一并刪除的情況,被網民譏諷“相煎何太急”。當前,網民對社會事務的參與性比以前大大提高,在輿情處置中,要慎防涉事部門過多地依賴于信息阻隔手段,干涉社會言論,引發不滿情緒形成負面輿論風潮。
二、過度使用評論功能
信息時代的新背景下,面對輿情格局日趨復雜的形勢,政法機關組建和使用自己的網絡力量,在輿論場中與不良言論做斗爭,對掌控輿論主導權起著關鍵性作用。尤其是在輿情發酵期和高熱期,組織網評不僅能挖掘新聞事件的內涵,還能引導網民對新聞事件和社會問題產生更加理性客觀的理解和討論,有助于強化輿論監督和引導功能。
然而,在不少處置實踐中,部分涉事部門過度使用網絡評論功能,造成了嚴重的輿論反彈。主要表現在:一是在輿論引導過程中,使用模式化、單一化的評論用語,甚至評論內容和新聞事件完全脫節,不但起不到引導作用,反而遭到網民指責稱“水軍”,產生反感情緒;二是在不必要的情形或場景下,仍然調動大量網評力量來營造輿論盛況,個別案例中還出現大量簡單復制粘貼的評論用語,令人啼笑皆非。這提示各地政法機關,當前網評員隊伍整體素養參差不齊,政治覺悟和理論水平有待提高,過度依賴網絡評論功能將不可避免地造成政府公信力的折損,需慎之又慎。
三、過度參照標準模板
目前,各地政法機關的輿情工作都在不斷制度化,普遍建立起日常的輿情工作機制。但是在輿情實踐中,部分政法機關卻顯示出過于依賴模板、應對機械、不知變通等不足??梢钥吹?,在輿情發生之后,政法機關基本都能比較迅速地介入并做出回應,能夠從程序上完成政務公開的基本“規定動作”。然而,輿情復雜程度一旦“超綱”,不少政法機關就會呈現出手足無措的混亂狀態,在處置反應上缺少足夠自信,在進一步應對方面缺乏章程,甚至無所作為等待上級部門指示。這期間出現的輿情“靜默期”,無疑會加大網民焦慮心態,導致不實信息滋生,造成被動局面,加大后續輿情引導難度。由此可見,各地政法機關仍需在輿情工作上發力,加強輿情隊伍建設,將應對能力真正內化,才能隨機應變,有的放矢。